銀聯移動戰略大失誤缺問責 決策者方向錯誤,好牌打壞,seo推廣軟件分析慢半拍
在嘗試推NFC近場支付一年半不見大動靜后,銀聯終于掉轉船頭,發力布局二維碼支付,這是銀聯在市場逼迫下不得不走的一步棋。5月27日,銀聯聯合40余家商業銀行正式推出銀聯云閃付二維碼產品,持卡人通過銀行APP可實現銀聯云閃付掃碼支付。由此,銀聯與支付寶和財付通為首的第三方支付體系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歷史總是如此的相似,有人拿柯達的案例來形容銀聯移動戰略的大失誤。柯達于1976年研發出全球第一臺數碼相機,但由于沒有立刻轉型,最終錯失了“數碼時代”的發展先機。
其實,最早的二維碼支付技術誕生于銀聯實驗室,然而支付寶和財付通等支付機構率先使用了這一技術,并且這兩家已占據了93%的移動支付市場份額。今年3月26日,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在銀聯成立十五周年之際發表致辭,他坦言,銀聯在移動互聯時代未能占到先機,原因在“最后100米”上,這將是銀聯未來要重點攻克的難題。
由于國企的性質,銀聯一直被認為反應速度“慢半拍”。
2014年,央行以二維碼支付安全性存疑,需要等待安全驗證為由,聯合工信部暫停線下二維碼支付服務。之后,銀聯轉而研究更安全的NFC非接觸式支付技術。銀聯回應稱,條碼支付將私密信息公開,徒增風險,與POS機等專業設備相比,缺乏安全技術支持。
2015年,中國銀聯極為看好“云閃付”支付模式,并認定在未來“云閃付”將引領整個支付行業,對前景也非常樂觀。在“云閃付”內部技術會議上,部門上下一致認為,二維碼支付時代已經結束,以HCE技術為主導的POS機轉賬支付模式終將取代以token技術為主導的掃碼支付模式。然而,“云閃付”依賴POS機,這在當時二清機還沒有取締的背景下,推廣極為困難。
2016年7月,央行結算司下發文件,協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與中國銀聯共同制定二維碼支付標準和技術規范,8月初,支付清算協會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征求意見稿)》。至此,掃碼支付得到監管機構的“書面”認可。
讓銀聯始料不及的是,第三方支付企業跑馬圈地的速度非常之快。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大巨頭憑借敏銳的市場嗅覺和用戶黏性優勢,在二維碼推廣之初就大舉開展補貼活動,培養了用戶習慣。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國內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8.8萬億元,環比增長46.78%。其中,支付寶和財付通(包含微信支付和QQ錢包)一季度市場份額分別為53.7%和39.51%,兩者共占據市場份額93.21%,保持絕對“雙寡頭”優勢。
二維碼支付的好處是簡潔,一個商戶,一個二維碼,對手機本身也無太多要求,只要手機可聯網即可。然而在當時,讓每一個商戶配備“云閃付”官方POS機并不符合低成本運營的現實,這是POS機轉賬支付最大的障礙。這也便是時文朝感嘆銀聯輸在了“最后100米”的原因了。不過,“最后100米”也是“難行的100米”,二維碼支付的市場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銀聯和小伙伴們的推廣力度、持續度以及用戶習慣的改變與培養等都是有待考量的因素。
面對移動戰略的失誤,銀聯是否缺乏問責?決策者方向的走錯值得反思。“彎道超車”不易,且行且珍惜。
來源: 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