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家譜是影響人數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之一。 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
魏晉時期家譜的淵源是怎么樣的?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家譜是影響人數最多、影響時間最長、影響面最廣的書籍之一。 家譜是以記載一個血緣家族的世系與事跡為主要內容的史類文獻。唐朝是官修家譜最發達的王朝之一,政府設立專門機構先后組織編修了數部大型譜牒著作。
唐朝滅亡以后,經歷了五代十國時期的連年戰亂和社會動蕩,傳世的家譜幾乎喪失殆盡,以致宋代時就已很少能見到舊譜,許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斷了線、失了傳。正因為古代譜牒不復存在,加上遷徙的頻繁,各姓氏修譜也都有了合理的“想象空間”。
魏晉時期,編撰譜牒的主要目的是維護門第,由于門第與選官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政府也參與其事,官府組織編修譜牒。宋代修家譜關注的重點在于“尊祖敬宗收族”,以保持家族內部的團結互助。由于與選官沒有關系,官府自然不再過問,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家譜。隨著家譜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譜逐漸從官府、從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